再談地球和人類年齡
Susan / 吳才華 / 張錦鎬
Susan博士
創世記一章2節:「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經文告訴我們,在6日創造以前這地球和水 (冰) 已先存在。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說明地球和水已經在那裡,而且6日沒有一日是創造地球或水的。因為地球和水已在那裡,不用創造。我不是說地球和水不是上帝創造的,我只是說,地球的年歲多過這世界 (人類) 的年歲是合聖經的。聖經沒有說我們的世界是第一個在這地球上的世界。我們發掘大量的化石燃法和大動物骸骨,極有可能在我們之前,上帝毀滅了一個大動物世界。上帝不需告訴我們這地球上曾有過幾個世界。總之,地球的年歲多過世界的年歲是合聖經的。
吳才華博士
按照聖經,人類歷史是數千年,而地球的年齡可能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遠遠超過人類歷史。這是根據「創世記」和「耶利米書」得知的信息。創世記一章1節:「起初神創造天地」。耶利米書四章23-26節:「先知說:我觀看地,不料,地是空虛混沌,我觀看天,天也無光……一切城邑在耶和華面前,因祂的烈怒都被拆毀」耶利米講出神所創造的天地變成,「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經過。這是史前的毀滅。這一段時間可能是很長很長。接著,創世記一章2節:「地是虛空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可能又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時期。
創世記一章3-31節是講神造天、地、萬物的6天工作;這是天地萬物的重建,從這個時候起就是人類歷史的開始。以下作一些討論:
1. 究竟創世記一章2節與耶利米書四章23-26節有否關聯?我想,第一次將這兩處經文聯繫起來的應該是King James版的英文聖經,在聖經注解中,寫出了這一提示。
2. 創世記一章2節已談到水的存在;這可說明:3-31節是天地萬物的重建,而第一節才是談到神創造天地。
3. 科學是神賜給我們的。科學不能否定聖經,但能幫助我們明白聖經中某些奧秘。按照地質學和考古學,地球的年齡是數10億年,人類的存在已有2、300萬年。由於受到技術的限制,這些數據很不可靠,是否可作參考,各家觀點很不一致,真是百家爭鳴。
4. 我一直記著這一真理:我們彷彿對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2)。我相信,在那日見主面的時候,我們就能清楚知道天地的年齡。
張錦鎬博士
根據英文新國際聖經譯本(NIV),創世記首二句是:「1. 太初神創造了諸天諸地。2. 如今地是 (或變空) 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籠罩著地的深處,和神的靈運行水面上。」第一節說「太初」,第2節說「如今」,顯然第一節和第2節間時間有差距;多久沒有說明,可能是考古學者所說的數10億年 (許多人說是40億年)。謹以近來一些文獻和報紙消息,對創世記中記載的一些事試述於下:地球年老可從地球上豐富的煤礦和石油礦看出。煤礦是森林,油礦是動物屍體,被燃燒接受熱加壓而成。以現在這些礦藏量之豐富,可見從前在地球上曾有大量的動植物存在。聖經亦說:「創造諸天的耶和華,製造成全大地的神,祂創造堅定大地,並非使地荒涼,是要給人居住。」(以賽亞書四十五章18)
而後來為何成為「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亦即荒涼呢?有解經家推測是後來撒旦犯了罪,以致天 (sky) 受了玷污,而被打擊」所引起。《聖經研究》中亦說:「是神刑罰罪惡的結果」。從近來一些地質科學研究的報導,這問題似乎有了一些解釋。這些解釋是一種「大膽假設」,尚有待考古及神學者進一步的「小心求證」。茲摘錄《世界日報》1996年8月15日登載的一則由中央社報導如下:「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14日在北京舉行的3屆國際地質大會地外物體撞擊事件專題討論會上說:地球在過去6,500萬年中,遭受了6次大的地外星體 (ASTERIODS) 的撞擊,每一次都造成了全球性災害。
「一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地外撞擊體衝擊波激起的塵埃,可在空中滯留上千年,它們瀰漫整個地球,遮天蔽日,導致出現寒冷的冰期,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去,許多動物也因找不到食物而滅亡。
「這6次中最大的一次撞擊,於6,500萬年前發生在墨西哥灣尤卡坦 (YUCATAN) 半島的魔鬼角。一顆直徑達10公里的隕星在穿過大氣層時爆炸,其衝擊波在地面上形成一個直徑達200多公里的隕石坑。這次撞擊相當於爆炸了1,000萬顆氫彈。它使得地球上70%的生物滅絕,其中包括恐龍。」另有其他文獻說,現已公認恐龍是在這第一次的隕石撞地後滅跡。除前述動物死亡原因外,在1997年2月15日世界日報一篇報導中指:「這大隕石撞擊地球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突然升高3倍以上,使得氣候發生劇變,這也許是造成恐龍滅絕原因之一。」
如一顆直徑一公里隕石所衝激起的塵埃滯留在空中的時間無從估計,保留的說當在萬年以上 (即使10年百年,足夠造成一寒冰期,使動植物死去)。這些久滯空中的塵埃:把地球和陽光及星光隔離,正如經上所說:「祂吩咐日頭不出來,就不出來,又封閉眾星。」(約伯記九章7) 這被塵埃封閉的大地的光景,以「空虛混沌,淵面黑暗」8字來形容,是最恰當沒有了!在歐陽自遠表示那6次撞擊物出現,分別發生在6,500萬年前、3,400萬年前、1,500萬年前、240萬年前、100萬年前和70萬年前。除了那次6,500萬年前的撞擊物、直徑有10公里 (英文報導是10英里) 其他各次撞擊物有多大?有多大影響?都未說明。所以不論那次的撞擊物直徑都有大於一公里的可能,而產生近千年寒冰期,使動植物消失,使地球表面「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所以地球上的重造,最早是6,500萬年,最遲可能是在70萬年前,這就有待研究者作進一步的查考。經上對重造,雖以日計,但「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詩篇九十篇4) 數千萬年的差別,亦是可能。此短文提出了這一個謎的可能的解釋,尚有進一步的考察,但不失為一個探索的方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