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子女成材經驗談

Dieter Schlaepfer // 教養子女並不容易,多點切磋總是好的。承編者相邀,在此僅拋磚引玉,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養育子女的比喻 我與太太有個美麗的小花園。上帝賜給我5粒的種子:4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們以愛為水,悉心澆灌,經常拔草除蟲、妨害治病,免他們變成問題兒童。我覺得,為人父母者,必須堅定每一棵樹苗是甚麼品種。譬如說,這一株可能是蘋果樹,那一株可能是橡樹,第3株或者是葡萄樹,第4株可能會開出很多燦爛的花朵,如此類推。樹苗品種不一,培植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我們切忌鋤苗助長,唯恐傷害了樹。我們也不期望橡樹結蘋果,或蘋果樹結葡萄。我們是園丁,上帝是園主,我們的責任是依照上帝的旨意悉心培植。 等到小苗漸長,變成小樹,我們便在樹旁架木棍支撐,免得他們東倒西歪。我們用繩子綁緊,但小心,繩子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會妨害生長,太鬆則沒有效。等到樹木長大,高而且直,我們就除去木棍,因為那時已不需要了。 當樹木成蔭,我們便在蔭下乘涼。假如這樹長滿燦爛的花,我們便賞花。我們已盡了責任,這株樹屬於我的天父上帝。 我們的家 我與太太婚後8年才生第一個孩子。之後,再生一個。之後一連生3個!我們並不是兒童教育學家,但是養了5個孩子,總集聚了不少經驗。尤其5個孩子都叫我們引以為榮。我家5個孩子,自幼兒起,直至中學,都一直在家中受教育 (Home Schooling) 。這意味我們只能一個人出外工作,家庭收入減半。但我們都認為值得。 ──大兒子畢業於加州工業學院,拿到電子工程學位,成績優異。現在矽谷一高科技公司任職。 ──2兒子拿到賓西凡尼亞洲大學的運動全額獎學金,之後得到全美聯校協會榮譽獎 (NCAA All-American honors) 。以優異的成績拿到廣告及商業學位。現任職於紐約一間遊戲公司。 ──3子目前在蘇魯瑪 (Sonoma) 加大習音樂。他很用功,成績優異。他自己很有興趣學中文,目前已學了5年。 ──女兒和幼子尚在中學階段,興趣廣泛,摺紙、吹薩克斯風、電腦遊戲、數學、閱讀、縫紉、養雞等,興趣多方多面。 我相信上帝給予每個小孩不同天賦,行行出狀元,每種天賦將來都有不同的成就。 基本概念 以我的見解,家長不應負有以下4種錯誤觀念: 1. 生孩子只為滿足別人的期望。現在既有了孩子,只希望他們品學兼優。 2. 本不打算生孩子,既然有了孩子,只希望他們別擾亂你的生活秩序。 3. 希望像大家一樣幸福,有房子、新車、事業有成,又有乖巧的兒女。 4. 希望在鄰居和親友前不丟臉,可以誇誇自己的家庭,讓別的父母也羨慕羨慕。以上態度十分普遍,我們很容易陷在其中。怎樣的態度方為正確?以下是我的一些見解。 養兒育女是為下一代犧牲。你的付出,是叫他們得益,而不是為了私人利益。你要為他們禱告。 你對他們品格的塑造,如做人要仁慈、誠實、勤奮、忍耐、可靠等……到你離世後,他們仍能保存培育出這樣有德性的人,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甚至可說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孩子生下來都是沒有教養的調皮蛋。有時聰明伶俐,有時笨頭笨腦。你要很有耐心耐性愛護、管教,循循善誘,方能把他們調教成有教養的青年。 成功要訣是態度正面。常檢討你及孩子的態度,隨時自我糾正及與孩子詳談,以導師的身分鼓勵他們。 我們的原則 定了規則就須遵守。孩子年紀小時,我每次招集他們都大聲數:「1、2、3」。我告誡他們,數到3以前,他們必須來到我跟前,否則就要受罰。自從他們學小了這功課,我就很少要數到第3聲。 孩子年齡小,規則不宜太多。規矩越少、越簡明,越容易遵守。最要緊的是執行時必須貫徹始終。我們其中一條規則是「安全第一」,另一條是「喚你時,須即刻前來」。我們經常叮嚀孩子遵守規則。 自律。家長須有自制能力。不要講負氣的話。請記得,特別是孩子長大以後,對他們不當的言行不宜反應過敏。 不管你願不願意,孩子以你為模仿的對象。如,你是否自私,或是否容易發怒? 孩子都會做傻事,像你年少一般。你要糾正他們,原諒他們。要注意,多讓孩子與成人相處,不要任他們整天與年紀相若的兒童為伴。最好常說:「對,你可以。」別整天說:「不行。」訓練孩子幫忙家務,跟在你身邊工作。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家中重要的一員。我們作家長的難免犯錯。這是可以接受的。要緊的是你要知道是錯了,然後糾正,並且不怕道歉。兒女不是重擔,要盡量抽空關懷他們。世界充滿危險,孩子們不懂事,做父母的要小心守護他們。小孩與同齡朋友相處時,會加倍愚蠢。多鼓勵他們,不要輕率批評,不要在人前讓孩子難堪,使他們喪志。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誘發動機。假如他們對某科目有興趣,有想像力,自然會奮不顧身的學習,那時你只須從旁指導鼓勵。一般來說,父親偏向嚴厲,不體貼孩子;而母親則過於體貼,不夠嚴格,所以父母合作,孩子就2者兼得。權利帶有責任,責任帶有權利。這在孩子進入少年期更為要緊,要多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責任,不要逃避 (成人與孩子都不是隨時準備好接受新任務的) 。孩子成長以後,許多小時候非遵守不可的規則已不適用,需按情況廢除。不過「孝敬父母」就不能廢,因出自聖經的十誡。我向成年子女解釋,他們必須尊重我的意見:父母有甚麼建議,他們當慎重思考。這就夠了,我不要他們言聽計從。要有信心,有時孩子對很多事都興致濃厚,但不見得將來就會向這許多方面發展。所以,見他們有甚麼興趣時,不要太快澆冷水。否則他們將來不快樂。 孩子成長 父母最大的期望是甚麼?不就是培育子女成材,有健全人格,有自信心,能獨立,能照顧自己,將來能應付人生種種困難、挑戰與陷嗎?這表示孩子成長以後,對人對事的看法很可能與你不一樣。他們甚至可能質疑你的行為,傷害你的感情。你年輕時不也這樣多有菱角嗎?不少人直到現在處事還不圓通呢! 在孩子成長邁向獨立的過程,做家長的需充分忍耐自律,才能避免與孩子對立。不妨多鼓勵他們,把你過去的經歷告訴他們,讓他們有所借鏡,有所學習。要留有時間給他們,要尊重他們。雖然你覺得你的意見最好,但還是要留空間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結語 家庭是個美麗花園,父母是園丁,上帝將管教孩子的重任委託我們。我們是怎樣為人,決定我們會怎樣教養兒女。因此做好父母的第一要訣,是你先要與上帝和好。 (作者是美國科技作家,逢爾正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逃出鬼門關

走出風水陣

公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