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約瑟教授反對進化論

何天擇博士 // 馬約瑟教授 (Prof. Joseph Mstropaolo. B. S., M. S., ph. D. ) 專攻人體生理學,特別是人體運動學 (Kinesiology)方面,獲得博士學位後,他為美國衛生總署所設的心臟學社作了3年研究工作;又在道格拉斯太空公司 (Douglas Space Systems ) 為太空生理學家時,發表了兩篇生命在太空的專文 (人與實驗動物)。他贏得兩次的副總統獎 (Vice Presudential Awards):一次為太空醫療;另一次為太空安全而授與。他在加州長堤州立大學教授生理學及生物立學 (Biomechanics) 達26年之久,現已退休為名譽教授 (Professor Emeritus)。他曾參與人力飛翔研究計劃,獲得皇家航空學會 (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 的克氏講章 (Kremer Medal)。他建立過5所實驗室,以主要研究者身份獲得17項研究獎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22篇論文。他又發明了肌肉最大刺激力理論 (註一)。馬教授可說是當今科學界的第一流人物。馬教授對唯物進化論作出批判,介紹如下: 一、「進化」言說違反自然定律 達爾文雖然在 《物種原始》的結尾說,原初的一個或少數生命「有造物主 (Creator) 所賜」;但與支持他的友人通訊時,卻說可能由在「溫暖的小池塘」中自動發生。因他知道提到「創造主」是他們不願聽聞的。為了討好大眾 (註二),達爾文不惜一口兩舌。馬教授考究科學歷史,1968年意國人Francesco Redi醫生的實驗,1864年法國科學家Louis Pasteur 的實驗,1877年英國物理學家John Tyndall的實驗,都證明生物不能由無生物產生。生命只有來自生命成為生物學中的確定原則。 馬教授說:「我們知道,人類都由創造而來的,因為人的DNA分子中,有145的維修基因保證它的正常運作,所以人只能生人,其他生物也是『各從其類』的。我們也知道一切『猿人』的科學考究都是欺詐或偽造。」(註三) 馬教授認為生物自動發生是達爾文違反自然律的「白日夢」。 二、生物界奇觀 生物界無奇不有。除有理智「萬物之靈」的人類外,其他生物都完全依賴天賦的本能 (Instinct) 生活。生物的形態、構造、生活本能都寫在每種細胞的DNA分子中,現在舉個例,即是蝴蝶 (Monarch Butterfly) 的生活史。蝴蝶的卵僅一毫米長,橢圓形,3日後孵出16隻足,成爬行的毛毛蟲。毛蟲長大,是出生時的2,700倍,紡成蛹。由蛹孵出6足能飛的蝴蝶,蝴蝶便能移居、覓食、交配、生殖,再而雌雄都脫水而死亡 ,約在60天中完成這生活週期 (Life Cycle)。馬教授說:「我們不知道這種蛻變造物主在蝴蝶的DNA中是怎樣安排的;但我們知道,這樣偉大的工程決不能由進化論者佯稱是無理智的機遇產生。」(註四) 達爾文自知進化論無法解釋本能的來源,所以說:「許多生物的本能是很奇妙的,它們的產生對讀者理解已是足夠困難,可將我的整個理論推翻。」(註五) 蝴蝶由卵孵出毛蟲,至蛹至蝴蝶都是突變的。不是由微小改良逐漸累積產生的,再聽達爾文說:「若能證明複雜器官不可能由許多微小改良逐漸產生,則我的理論便告完全失敗了。我尋不到這樣事例。」(註六) 達爾文尋不到的事例處處皆在!許多飛蛾、蛙、昆蟲等都有蛻變過程。 三、進化論的「證據」 進化論沒有一點確實的證據,大都穿鑿附會、誤解、迷信,自然界的事實都證明退化的自然率。在物理學中,每一事件都是箭頭向下衰退的。進化論說的反話都無實驗證據。太陽每秒消耗6億噸氫原子,至終將會消滅。人體中的遺傳疾病有增無己,將來也似許多從前的物種,同樣消滅。馬教授說:「在教科書中有65項作為支持進化論的『證據』,分析之下,其中12%為世俗人古時生機論 (Vitalism) 的迷信,74%是欺詐,14%是偽造;誠實的證據一點都沒有。」(註七) 在科學上,一個理論的提倡者有責任拿出證據來;但宣傳進化論者提不出實驗或合理的證據,只能用譏笑、辱罵、拒絕等不理性手段威迫不接受進化論的人。 四、退化突變 馬教授說,美國人口調查局 (U. S. Census Bureau) 的歷史估計,原始一對人的祖先在數千年之前。觀察與DNA方面證據顯示,他們是完全的人;至於猿人 (ape-man) 或 「從化學品進化到人」都是欺詐或偽造。再者,學習證明,人體細胞的突變有增無已,證明普通退化,排除猿人與進化,並且推知歷史上全球洪水滅世的事實。[作者註:洪水之後人的壽命銳減,可見人的基因已起退化,可能由「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創世記七章11) 中的化學品及放射性物污染而致。] 馬教授指出地球年齡由直接歷史記錄考究是6,800 (正負850) 年;至於20世紀放射性同位素 (radioisotope) 的間接測試法,對地球估計是不可靠的。(註八)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提倡進化論的達爾文,他1809年2月出生,在愛丁堡大學學醫不成,引起父親憂憤,送他到劍橋大學的基督書院 (Christ's College) 改讀文學士 (B. A.)。這是他一生唯一的高學歷。1831年12月,22歲的達爾文經人介紹作博物專員,自費搭獵犬號軍艦 (HMS Beagle) 環球考察收集標本,5年後回英國。 達爾文的學歷與馬約瑟比較,相形見絀,並且近200年前達爾文時代生物學尚在萌芽時期,對細胞複雜構造、遺傳基因作用、分子生物學的層次都無知識。現代的生物學學士便遠較達爾文知識豐富著實。達爾文對生物遺傳運作,主張泛生說 (Pangenesis),即生物個體的每一體細胞產生小芽體 (gemmules),聚集在生殖器中,而將本身的形質遺傳至下一代,所以生物個體中每一細胞對下代都有一票的貢獻。這出乎他個人的幻想,沒有事實根據,已被拋進科學歷史的垃圾箱中。科學知識隨時間累積及改良,陳舊不符客觀事實的理論淘汰了;新而符合客觀事實的被建立了。可惜得很,很多人為了政治目的,或堅持個人錯誤的世界觀;而牢牢抱住達爾文近兩世紀以前的學說,並將之奉為「至聖先師」跟隨,以至無法看清楚真理和事實。 (馬教授著作可參考以下網頁:http://www.josephmastropaolo.com---www.lifescienceprize.org 文內註釋請看網頁www.ccmusa.or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逃出鬼門關

走出風水陣

公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