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公元2000

張德佳// 2000,一個2帶著3個圈,怪怪的, 不像用來表示年份 不像慣用的19帶著兩個數字。 但不管怎樣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用它 它將出現在所有的活動中 所有活動沒有一個不帶時間 沒有一個不帶著2000 我們是有幸的,成了跨千年的幾代 只有1,000年以前的人 才有幸跨過千年 但那時中國是北宋初年 沒有耶穌紀年 那時的中國人不知千年 也無從有幸 對千年如此慶祝 在人類還是第一次 千年的轉折中,出了一隻千年蟲 這隻蟲是人類千慮中的一失 雖然補捉得快 卻也給歡度的氣氛 渗進了不小的忌慮 看著遊行隊伍用鐵鍊鎖著的千年蟲 一隻值1,000億美元的千年蟲 人類大大地鬆一口氣,好險! 地球真不小,轉了24個小時 全世界的人才全進入了2000 地球也真不小大,坐在電視機 可以從早到晚,看到每小時許多國家 進入2000的歡慶場面 人們歡慶,人們擔憂 但何謂2000年? 2000年從何而起? 逆著時間,往回飛過2000年 你就會看到,在伯利恆的馬槽裡 有一位嬰孩誕生 祂的名字叫耶穌基督 從祂,我們開始了紀年 一晃,搯指已2000年 為何用耶穌做開始? 因為祂是唯一上帝的兒子 祂出生是為了拯救 在十字架上死去是為了拯救 死後第3天復活是為了拯救 祂就是拯救 祂來了,祂說還會再來 祂是時間的開始 祂是時間的結束 人慶祝千年 但只能望千興嘆 人的壽數只能百年 雖然我們的始祖亞當活了930年 他離我們已那麼遠 人要永遠,但世界上沒有永遠 人要得到永遠 要付出的只是「信」 只要你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你就得救,就進入永恆 人是健忘的,慶祝2000年 只是因為這是一個千年的結束 一個新千年的開始 神是奇妙的,神使萬事互相效力 不管人是否記得 全球的人都在慶祝。 2000年前耶穌的誕生 主耶穌說:「我必快來」 2000?2001?3000?4000? 除了天上的父,沒人能知道 主耶穌何時再來? 今天是快,明天是快 1,000年後還是快 在上帝,一日千年本無差別 在你我,是否以已準備好? 主耶穌啊!我願祢來 (啟示錄廿二章20)

撒種有收割的一天

黃雪愛//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我自小沒有這智慧,即使看見大自然4時交替的景象,也沒聯想到有造物主。直至讀護士學課程時,認識好友阿儀,她是基督徒,邀請我去教會。記得她說:「妳是我的好朋友,希望妳能與我一樣──生命裡有上帝。」但是,我當時有一個觀念:信仰只是教人為善,只要我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信與不信並不重要。福音的種子猶如撒在路旁,錯誤的觀念使我對福音無動於衷。 1987年,我帶著一顆憧憬的心移民澳洲,異鄉的生活,語言上的溝通及工作環境的適應,帶給我不少的壓力。所謂出外靠朋友,尤其身處異鄉,朋友的關懷和支持顯得格外可貴。可惜,在護士宿舍認識的一些新朋友,是因環境因素聚在一起,友誼沒有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很容易因某些原因,如:工作上的意見不同、利害衝突,大家就變得疏離。有人表面友好,背後卻攻擊你。經過不愉快的經歷,我對待初識的人,皆抱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態度,覺得人與人之間保持相當距離,衝突便會少些,傷害也少些。隨著時光消逝,我的性情變得日漸冷淡。 好友阿儀察覺我變了,在一次電話中,坦誠勸我,說我在香港時可愛多了。自此以後,她更關心我,繼續鼓勵我去教會,借屬靈書籍及錄音帶給我兩年後,阿儀回香港,我繼續去教會一段時間。可是福音的種子始終沒有發芽。我想我的心太硬了,看來得救無望,於是就藉口忙,不去教會。後來搬了家,在一次舊同學聚會中,竟發覺她們都是基督徒,且就在我家附近的教會聚會。一個星期日的清晨,當我望著後院的一草一木,抬頭看著藍天沉思,怔怔出神時,奇妙地有一個意念在心中湧現:「妳為何不重返教會?」是誰在說話?是誰在呼喚我?心中掙扎了一段時間,看看時間,正好趕得上教會禮拜時間;於是匆匆換上衣服出門。從那天起,我開始重返教會。在我信仰歷程上,曾有信心軟弱及懷疑的日子。當我參加團契、福音性研經班及初信栽培班後,這些都幫助我明白基督徒的新生活和新生命。 2OO1年2月24日梁燕城博士的佈道會──「生命是一首詩,從苦澀到甜美」中,我受聖靈感動決志信耶穌。最初,我是被佈道會的主題吸引。這十年來,我在異鄉營營役役地生活,護士生涯讓我看到的盡是生、老、病、死。自我保護形成人際關係的一堵牆,我彷彿困於圍城,感到生活是一潭死水,毫無生趣。以前常常帶著笑容的一張臉,漸漸變為愁眉深鎖,悶悶不樂。生命看來是一首哀歌,怎會是一首詩那樣美?在佈道會中,得知有上帝引領的生命可以變成...

為甚麼基督徒也犯罪?

張宇理博士// 在一般人心中,基督徒形象應很合一,就如教會常拿出來亮相的樣板人物一樣,個個快樂、良善、溫文有禮、品行端方、友愛無私、誠實樂助,如天使下凡、可是為甚麼偏有一些教徒撒謊、好色、爭權相鬥? 沒有可能統一形象 在討論「為甚麼」前,不如先接受一個現實,就是憑外表活動 (如上教堂) 及名稱 (如稱為基督徒) 等,將人分類,而要求形象統一這一回事,根本是行不通的。我們要求統一的事很多,例如人人都同意我的意見。當獨裁者有權力把這要求具體化時,人民可被逼穿同一樣的衣服,說同一樣的話。而我們的所謂「公平」,往往是人人一樣漂亮、健康、聰明、順利、富裕。我們常問:上帝為甚麼不消滅魔鬼和惡人?教堂裡為甚麼會有壞基督徒?其實等於問:上帝為甚麼能夠容忍異己? 主耶穌說了一個比喻,一個人在田裡撒了好種,及至睡了,祂的仇敵來了,撒了椑子。麥子與椑子一同生長。僕人問主人說,要不要拔出椑子?主人說,不必,容它們一同生長,等收割 (世界末了) 的時候,才分開。為甚麼要這樣做呢?我們可以找出100個理由反對,也可說出100個解答。只是,現實還是現實,在教會裡,仍不免有披著羊皮的狼。要求教會沒有壞人,猶如要求麥田裡沒有野草,市面上沒有冒牌貨一樣,沒有可能,不切實際。我們只能訓練自己曉得分辨野草和麥子、真貨和贗品。辨別真偽錢幣,我們需要學習。為甚麼認識一個比錢幣還複雜的人,我們卻覺得不須學習?這是我們常感困惑的原因:沒有認清客觀現實,等到發現現實與主觀意願不符時,茫茫然不知所措。 上帝沒有這個困惑,「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 分辨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不是憑名稱,不是憑他說得有多漂亮,主耶穌教我們一個方法:「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果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尊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七章15-21) 雅各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

知足樂

姜宗箕// 我遷來北美州快一年了。上周去離家不遠的超市買菜,在超市門口一位戴眼鏡的中年先生送我一本《中信》月刊。我很感謝這位熱忱的先生,因為我很喜愛看這本小冊子。旅美10多年中,好友及鄰居經常送我《中信》,其內容豐富,神聖哲理,通俗易懂,真實故事貼進生活,不知不覺中讓人受到教育。回到家中,就很快打開《中信》看,發現書中夾有一張是教會「基督之家第5家」精印的小卡片,標題是「你快樂嗎?」這小標題引起了我極大的深思。聖經上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十六章26) 又說:「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言十五章13) 我不禁想起過去幾10年的人生,真的走得很苦,道路也很曲折。一個城裡的大醫生,走在農村小道上,背著小木箱,頭頂草帽,被叫出診,在大太陽下走了幾個小時,還未到病人家,其苦味可想而知。但是,看到病人轉危為安,心裡確實很高興,有苦盡甘來的味道。因我過去吃的苦,就更珍惜現有的一切。一個人能平安健康地走到今天,我還有甚麼不快樂的呢?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不是金錢能買到的。金錢不是萬能,只有上帝才是萬能。 記得在農村行醫的幾年裡,要去鎮上辦事,就得步行幾10里。第一次坐供銷社的手扶拖拉機,後面掛一小拖車,上面滿載了棉花,10幾個人趴在棉花包上,車子噠噠地抖著開動,在陽光下趴在車上,熱得和嚇得一身冷汗。能坐車的人還都是供銷社熟人,一般還沒有資格坐呢。現在,我已是70多歲老人,雖開著已10多年的老爺車,還開得頂順手,在高速路上呼呼地,有時真想喊出:「我很知足,我很快樂,感謝上帝。感謝萬能的主!」我歡喜聽音樂,但不懂樂譜;我想彈琴,卻沒老師,也買不起鋼琴。但我想,天下無難事,第一個彈琴的人,不也一樣沒老師自己找規律嗎?我家沒有琴,但公寓內有琴,趁沒人時,一個人關起門學琴。一年一年地彈,彈啊,彈啊,逐漸彈出了情感。我知足、快樂,比有金錢更快樂。因為主耶穌愛我,因為主耶穌是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我出生在上海的富裕家庭,爸爸原是農村放牛娃,從小被親友帶到上海學做生意。父親僅認識幾個字,但經幾10年奮鬥,後來成了擁有工廠、公司、商店及多處豪宅的巨富;然而他當時並不快樂,天天為生意傷腦筋,為金錢奔波忙碌,為應酬花天酒地。那時,親友絡繹不絕,有借錢的、有騙吃的,也有為金錢打官司上門的,家中雞犬不寧。中年的父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