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9的文章

因禍得福

李益民// 李益民弟兄見證他本是個不相信這世界會有真神,後來才知道神卻是常常在他生命、生活中不著痕跡的顯現,當他聽到天國的福音時,就被賜平安的上帝尋找到了,由無神論者變為有神論。交託,信靠也成了他與母親倚靠上帝的恩典得到永生喜樂。 一場嚴重的意外 2OO2年1月,我與母親自浙江省去香港探親。2月18日,母親於意外中受傷。入伊利沙伯醫院搶救,因傷勢嚴重,截去右手、右腳;另外左手指、手臂、胸、腹部均有傷口,先後做了4次手術。一個月後,轉往九龍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母親本是一個愛運動的人,雖然70多歲了,每天早晨5點多鐘便起床出外做運動。突然失去了一手一腳,對她是極大的打擊,心情痛苦可想而知。為了安慰和照料母親,半年多來,我白天大部份時間都在醫院陪伴她。 在康復治療期間,九龍醫院護士的細心護理;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義肢矯形師的盡心盡力,以及他們對病人親人般的關懷,處處洋溢著愛的溫暖。九龍醫院基督教院牧、基督教義工每個星期都來病房探望病人,他們禮貌、溫柔、和藹可親的態度,充滿喜樂的心情,使我們深受感動。在他們帶領下,有個星期日,我們參加了醫院的基督教主日崇拜,這是我們第一次聽到福音。 從前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幾10年來所接受的全是無神論教育。這幾個星期來聽院牧講道,看福音書,認識到基督教。信耶穌的人就是與眾不同:他們喜樂、有平安、充滿愛心。同時院牧和基督徒義工也多次為我們禱告,求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真理,打開心門迎接主耶穌基督。 說起我們信主的過程,很明顯地是神的帶領。當日我母親住的病床對面有一個空床位,神召會的鄭學英姐妹由伊利沙伯醫院轉來九龍醫院,恰好被安排在該床位。病房每天有人出院、入院。早一日或遲一日,她就不會住在這個床位,那麼我們就不會相識,她也就沒有機會鼓勵我們參加聚會。當時,我對某些問題不理解,神就藉著傳道人講道,或讓我看到一些書刊資料,聽到一些講道錄音帶等方面開導我,使我清楚明白救恩的道理。並且都是在我心裡提出疑問後,短時間內就給了我明確的答案,這實在是神奇妙的作為,後來我明白,神要救贖我們,自有祂的計劃和方法。不久,我們母子倆先後決志信主,成了神的兒女,從而獲得了新的生命。 身心皆蒙改變 母親信主後,主耶穌賜給她戰勝苦難的信心和力量,看上去總是喜樂的樣子,性格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多年不看書的她,現在都要看聖經或靈修書刊,以求明白更多的道理,義肢的安...

如何向真神說話?

梁應安// 修補破裂關係 談論到人與神說話之前,我們首先要有以下的概念:若以人的被創造本體層面看來,一個患有癌病的人,身心痛苦自然可以理解。然而,從更深的層次著眼,人類真正的痛苦其實在於人與神關係的破裂;不同宗教的人,都會有跟「神」說話的經驗。只是,關鍵在乎所祈求的「神」,是否真正的創造主或真神;不然,稟「神」的作用,就等於自己跟自己說話或跟「鬼」說話。 在基督教裡面,向神說話就叫做「禱告」:也就是向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說話。事實上,每一個人的生死都在祂手裡;本來萬物在祂計劃中,都是美好的,沒有疾病和死亡的痛苦,可見病痛原先並不是神的心意的一部份。可惜,人類破壞了神的計劃,大地受到破壞;環境污染、無良商人在製造的食物中放進致癌物質;同樣,人的身心靈亦被其他人傷害,繼而產生抑鬱的情緒,引發出好些疾病來。 為此,人類需要尋求創造主,跟祂修補曾經破壞了的關係,並求神重建自己的生命,尤其在患癌症患者身上,我常鼓勵他們按照詩篇九十篇1~2節的內容去祈求:「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神。」 每一個人 (包括病者) 都需要知道,將來他們的居所究竟在哪裡?如果他們懂得求神世世代代作他們的居所,那麼他們的前路,就有了一個實質的把握。縱使他們的肉身,一天比一天敗壞,但是因著有這個永遠的盼望,內心就可以天天得到更新。 至於受託前去關心病者的基督徒,也必須有正確的代禱態度,是站在病人的網內 (立場) 來呼求,換言之,要與病者有相同的感受;而不是以現實病情狀況,去調節你的禱告內容。比方說,好些人看見病者有醫好的把握時,便大聲求神醫好他;但看見病情沒有好轉,甚至變得更壞時,就為病者祈禱說:求神健壯他的心,免去他的痛苦,而不肯求神的醫治。這樣的禱告,在病者聽來就等於被暗示,自己的病已經到了絕境,所以對方不肯站在他的地位向神禱告;這種態度對他的傷害很大。 切記我們不宜在祈禱中扮演「公正人」角色,為病人判斷病情。我們也不應該在祈禱中,盲目地為他們帶來假希望 (fase hope) 。所以,作為病者的禱告同伴,必須要有智慧:最重要是把他引到真神面前,使他的靈魂有出路,好讓他得著平安和喜樂。

慈愛誠實,父母法寶

李文屏// 我聽過不少父母經。可是,由於孩子有個性,我們有習性 (比江山還難改),加上環境不同,別人的經驗,對我們未必可行。不過《聖經》上的話:「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箴言三章3) 卻真是我在教養孩子時的「腳前燈,路上光」,是我到的父母經之經。這經,將我與大女兒婷婷之間的天倫樂搶救回來。比如有時我太忙累,臉上常沒笑容,她會乖巧地做她該做的事,同時半開玩笑地提醒:「媽媽,笑一笑!」若我還不笑,她就繼續逗我:「媽媽,皺皺眉!」反覆幾次,我不好意思不咧開嘴,臉上肌肉活動開後,真笑起來也就容易了。可是有一陣子,我和婷兒間不是這樣,她害羞內向,不會表達自己。我則常提醒她做這樣做那樣,或責備她這樣那樣沒做好。雖然也覺得有點不對勁,可哪裡出了毛病呢,卻說不上來,直到有一天上帝提醒我。 那天,婷兒主動收拾好房間,然後過來問我說:「媽媽,我自己收拾好房間了。您喜歡嗎?」望著她半渴望半不安的眼睛,電光從我心頭一閃而過。我突然瞥見了那說不上來的不對勁是怎麼回事:「婷兒非常願意做好,但她以為她一定要做好媽媽才愛她。」那一刻,我意識到我這個當媽媽的是多怎麼失敗。 我將她拉過來摟著,說:「媽媽當然喜歡,好孩子。妳沒有收拾好,媽媽也喜歡妳,也愛妳。收拾好的話,媽媽會覺得婷兒好能幹喔,婷兒又長大一些了,是媽媽的小幫手了。媽媽會為妳感到驕傲。」我想,如果一個孩子以為自己非做點甚麼才得到父母的愛,豈不很可憐?上帝啊,我做錯了甚麼讓孩子居然有這種意識?那天以後,我做了好些反省。只有婷兒時,初做父母,難免有錯,但慈愛從不缺少。我們有過非常美好的時光。老二嘉兒出生後,儘管我仍愛婷兒,但將近3年的差異,使她一下子成了「巨人」。在忙碌照顧新的嬰兒時,不知不覺對她要求多了。有一段時間,「巨人」有需要時,被要求等一等,因為小不點哭了;「巨人」要媽媽抱,媽媽說「妳先玩玩吧,因為妹妹小,更需要媽媽抱。」要嘛就是「等媽把事情做完」;「巨人」正玩的玩具,妹妹也要玩,媽媽就說先給妹妹玩好不好,大的要照顧小的,姐姐應該讓著妹妹;「巨人」想撒嬌要媽媽幫忙做點甚麼,媽媽說:「妳已經大了,有些事情要自己做了,妳看,媽媽還要做這樣做那樣呢……」 雖然在嘉兒3歲以後,我認為妹妹夠大了,兩姐妹間要實行「公平原則」,比如同時要一件東西時,大家輪流。至於「愛的原則」,大讓小,或者小讓大,就由她們自己決定...

我是生命--- 耶穌基督的自我介紹之一

鄭果牧師// 主耶穌說祂是生命 (約翰福音十四章6) 並不是指人生,也非指精神不死,而是指永遠的生命,即上帝的生命。首先,我們看看人生。人的一生,幾10年就過去了,最多活到100多歲。雖然注重晨運和練功,只不過使身體健康一點,並無法使壽命加增一刻。人會覺得時間很快,轉眼老之將至。想到大限將至,不免悲從中來,感到生離死別之悽傷。有錢的人願付高價增加生命,卻無法達成心願。有權勢的人如秦始皇,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藥,也徒勞無功。於是,世上就產生了人為的宗教,叫人脫苦海,上西天,去到極樂的境界;但多少人得到呢? 其次,要與大家談談主耶穌的生命。主耶穌的生命是真神的生命。祂從起初就有,「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一章1-4) 祂雖然死過,但祂復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每年復活節紀念主耶穌復活的日子,每週主日舉行主日崇拜,就是紀念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祂復活以後,有10次以上向人顯現,證明祂真已從墳墓裡出來,不被死亡所捆綁,因祂是神,有神的生命。 最後,讓我們談談主耶穌是生命,於我們何益。我們知道:魚類的生命是活在水裡,人的生命是活在地上,上帝的生命是活在天上上帝的境界。我們將來若要活在天上,必須有上帝的生命。照聖經的指示,當你我覺得自己有罪,認罪悔改後,接待主耶穌的靈進入心中,主的靈和生命就進到我們裡面,我們就成為上帝的兒女。換言之,我們裡面有耶穌,裡面就有生命。 人生有3個階段:在母腹裡有10個月;在地上有幾10年;離世後有永遠──有的永遠在天上快樂的境界,有的永遠在沉淪的火湖裡;你願意在何處?若要到永遠的樂境,必須相信主耶穌作你個人的救主,使你裡面有永遠的生命,可以活在天上快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