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8的文章

年老時的福樂

吳彩雲//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我曾有幸去邁阿密參觀過他的故居,那幅載有老人的孤舟,向著海洋深處隨風遠去的畫面,久久在我腦中迴盪。難道這就是老人的下場嗎?難道孤獨和老人有必然的聯繫嗎?誰又能使老人擺脫這悽涼的終極呢?我曾為此苦苦尋求,但始終迷茫。答案在哪裡?來美國定居,信耶穌5年後的今天,我終於得到了解答。不!孤獨和老人沒有必然的聯續,即使是孤寡老人,只要有上帝同在,孤獨就遠離。當今世界,在財富上,大抵有4類國家:1.國富民強;2.國富民弱;3.國窮民富;4.國窮民窮。美國屬於第3類國家。在美國生活了多年,耳聞目睹,親身感受到美國政府對老人的照顧和保護是較完善和充分的。如:當你在家行動不便,孤獨無伴時,「托老所」有車接送,並提供早、午餐;若你沒有房住,或當你無力料理住房時,可以申請入住老年公寓,價格優惠,設備齊全。當你生活不能自理,需有人照料時,養老院讓你安度終老……。此外,經濟上貧困者可享有社會資助、副食補貼、免費的醫療照顧,以及家庭護理等。反正越老越窮,得政府越多照顧;反之,越富的,付出越多,貢獻越大,得政府照顧的越少。這現象看似不公平,但理念卻與上帝的仁慈和公義相合,如經上說:「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有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未記十九章9-10) 通過學習聖經,我明白了美國對老人、窮人的照顧,可能與美國社會信奉基督教有關。通過了親身感受和體驗,更增強了我學習聖經的自覺性和信奉主耶穌基督的信心。近1、2年,我把聖經有關老人和兒女的教導記下來,作我為人處世、排憂解難的指南和準則,並努力做到身體力行、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學習和實踐,受益匪淺,並使我對上帝的恩典有了更直接的認識、領會,真切地感受到是我的保護者和避難所。我的靈命也漸漸增長,能平安、喜樂地度日。下面與大家分享,我所學到的聖經上有關「老人與兒女」的教導摘錄: 1.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70歲,若是強壯可到80歲;但其中可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九十篇10) 我今年80歲,按上述標準,可算強壯,活著應該知足,要感恩。我常問天父:「祢為甚麼讓我還存活在世呢?」聖經上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書五章16-17) 活著對...

天生我材必有用

陳冬梅// 獨特的我// 也許,很多人以為傷殘的我會變得生活不開心,天天躲在家發霉。的確,傷殘人士受很多限制,有很多困難要面對和克服,但不代表要悲觀度日。媽媽說我出生時與其他嬰孩沒分別,也沒疾病。滿月前一天突然發高燒,輕微抽筋,醫生說沒問題。一歲多,媽發覺我不會走路。爸媽曾想到,是否不要這個女兒呢?後來轉念一想,既然生下,就不忍心拋棄。我4、5歲時,媽送我返中國請外婆看顧;但外婆不知該怎樣照顧我,只讓我獨自在地上爬來爬去;悶了,我就拿起筆、紙來寫寫畫畫,手既不方便,就用腳來代替。 愛上繪畫// 我到了6歲才會一拐一拐地走路。媽帶我回香港就讀特殊學校的幼稚園。一位老師見我手不能寫字,就教我用腳寫字。稍後又發覺我畫畫很好,就在這方面栽培我;於是越畫越開心、越喜愛。 我有一弟一妹,媽對我們3個都很疼愛。我是長女,不想媽因照顧我而忽略了弟妹。爸不大接受我,怕我成為家人負累,又覺得媽常要帶我去中國醫病,往來奔波很辛苦。我也常感歉疚;不過,我回到學校就很開心,因為學校有很多人疼我。大部份同學手腳不靈,有些甚至不能動,只有我可用手寫字。小學5年級時,我第一次參加全港「童詩、童話、童畫」比賽,畫的是「戰爭與和平」,還寫上一首詩,結果得到特殊組亞軍。 決志受浸// 從小學4年後起,我住進學校宿舍。一位宿舍家長很疼我,有一次她向我傳福音,又帶我去教會,聽到一些耶穌的故事。中學一年級去佈道會,一位從前吸毒的癮君子分享主耶穌如何改變了他的人生。我想:吸毒的人犯罪,上帝都愛;媽媽說我乖,上帝也該很愛我,於是決志信耶穌。初信時有很多疑問,後來逐漸認識真理,終於1994年接受浸禮。 爸媽都拜偶像,不贊成我信耶穌,但不反對我去教會,只是不喜歡我的弟妹也去。我受浸時,爸媽都沒來觀禮,只有兄弟姊妹來祝賀。有一次,爸爸罵我信耶穌,不信他們所拜的神;挑戰我有本事就把家裡的神推倒。我說:「您以為我不敢嗎?」媽媽立刻對我說:「妳住嘴。」現在回頭看,當時真不應該這樣回答。 生命更新// 信耶穌後我有很多改變。以前悲觀自卑;現在樂觀常帶笑容,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以前在路上被人投以異樣目光就會回瞪他們,心中憤憤不平的說:「有甚麼好看的。」但現在我會想,算了吧,他們不懂。耶穌那麼好、那麼完全,在世也被人恥笑、出賣,而且是被門徒出賣。我是誰?他們又是誰?由他們看個飽吧!也許他們根本沒見過身體痙攣的人,況且人有好...

天堂是怎樣的?

何天擇博士,馮文莊姊妹// 天堂是個怎樣的地方// 天堂是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們在那裡永遠健康,永遠快樂,無災無病,無痛苦傷心,無戰爭,無不公義的事,我們長生不老,那裡人人充滿愛心……。 天下人間絕不可能有這樣的地方!對,天下人間絕不可能有天堂。但是,在人們心底裡,一直希望有一個世外桃源,有理想國,有烏托邦,可惜都是無法實現的空想。好消息是,在天下人間不可能的事,在天上,因為上帝的大能同在,就成為可能。 天堂的人證// 上帝藉聖經啟示,確有天堂這麼一回事。那麼天堂在哪裡?天堂不在雲彩上,不在外太空。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說,他曾被提到「三層天」,在「樂園」裡聽見非人間的言語 (參哥林多後書十二章2-4) 天是天上的天,是靈界的,不屬於物質界。天是上帝的居所,是上帝完全掌權柄的地方。主耶穌就是「從天降下」來的 (參約翰福音三章13,六章33-51) ,故祂對天上的事瞭若指掌,講了很多。祂在地上傳道時,一開始就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四章17) 主耶穌用地上的事來比喻天國的事,祂教門徒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父…… 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六章9-10) 又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五章20) 祂對垂死悔過的強盜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廿三章43) 門徒約翰看見「天上有門開了」(啟示錄四章1)。先知以西結與殉道者司提反曾分別看見「天開了」(以西結書一章1; 使徒行傳七章56)。耶穌降生時,有牧羊人看見一大隊天軍天使下來上去 (參路加福音二章13-15) 。眾門徒親眼看見耶穌被接升天 (參使徒行傳一章9)。先知以賽亞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 (以賽亞書六章1)。這些人都是天堂有力的見證人。近代也有不少人見過天堂。 天堂是歸宿// 天堂是蒙福者「更美的家鄉」。耶穌基督在世上時,對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十四章1-3) 死亡不是人生終站。陰間和地獄不是人死後必然要去的地方。對於真基督徒來說,天堂是永遠歸宿。死亡只好像移民,脫離如煙如夢的苦海人生,前往更美天家。這樣,對於快移民前往的國家,我們是否應該多了解一點呢? 天堂是...

無手 無足 無憂慮的尼克 (Nick Vujicic)

何天擇博士採訪 // 你見別人英俊美貌,自己卻是個看不上眼的醜鴨子;或見別人出國留學,自己卻無這樣幸運;或見別人得心應手,且事業成功,自己卻一生潦倒,仍是社會中的小角色,你會因而傷心抱怨嗎?讓我介紹一位朋友,他的人生態度對你會有裨益。 這個人的名叫巫尼克 (Nick vujicic),1982年12月4日,他出生在墨爾本一位牧師家庭。那天,大家快快樂樂地迎接頭生的兒子。可他一出生,全家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之中,萬分失望傷心;因為他生來沒有手足4肢,是個怪胎。不但牧師夫婦傷心得不知所措,全體會友也都為他們傷感。為何上帝讓這苦難臨到祂僕人家中?這孩子以後將如何生活?起先牧師夫婦以為這孩子活不長久;但身體檢查,除無4肢外,一切正常健康。後來牧師夫婦漸漸地接受面臨的事實,並愛護他,教養他。當時,澳洲的法律是不讓殘障兒童與正常兒童同校共讀的,但因力克母親的力爭,有關法律才作了修改,尼克成為入讀正規學校的第一位殘障兒童。 尼克小時,在學校受盡同學鄙視、排斥和欺侮。他也自知異於眾人。由於孤獨和自卑感,又不願一生成為父母與社會的累贅,他在8歲時曾萌生自殺念頭,後來逐漸明白聖經教導,12歲時,知道萬事都有天父美意。例如聖經上說:「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廿九章11)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八章28)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四章17) 類似的話還有許多。 尼克從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不是要為自己而活,而是要為救贖我們的基督而活,不是追求今生短暫無常的幸福,而是追求天國永不消逝的幸福。因此他的心情不再苦悶傷痛,而是得到釋放。當他讀完約翰福音第九章的故事「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2至3節) 他便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給上帝,信靠祂將在自己生命中的作為。那時他約15歲。 尼克雖無4肢,但在驅幹下有兩隻似腳的足趾,它可以用來寫字,使用電腦做作業等。他用牙齒代手,用特裝固定的牙刷及髮梳,以電動車代步,盡量做到生活自理。17歲時,他開始參加教會工作,21歲大學畢業,主修經濟計劃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