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8的文章

不死不休

林修榮 // 我提早退休前,好幾年都每星期工作80至100小時。晚上回家,例行將公事帶回家中繼續苦幹。與家人渡假時,不忘用手提電話處理業務。說來好笑,惟一真正休息的時間是出國公幹,坐在長途飛機上的幾個小時。 我生長在香港。香港人總是匆匆忙忙──不論是否趕時間及有要事。無論做什麼我都超力以赴,處處要競爭求勝。這已成了我的性格。就算在公眾游泳池游泳,也暗地裡和在旁邊游泳的陌生人一較高下。後來更覺得游泳不夠競爭性,乾脆攻打速度更快、競爭更激烈的壁球。我無疑是千千萬萬A型工作狂裡的一員。我們最大的嗜好是拼命工作。聽說日本工作狂特別多,有人甚至做到突然在辦公室倒斃,即所謂「過勞死」。還有職員因受不了工作壓力而自殺,日語稱為「過勞自殺」。 但美國人也不遑多讓。據國際公會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最近調查報告,美國人的工時比日本人更長,高踞工業國家榜首。該報告說,美國工人平均每年工作1966小時,在1980年平均是1833小時,日本人同年平均工作2100小時,現下滑至每年平均1889小時。美國人則在1993年迎頭趕上。相交之下,法國人、德國人的工時較短,平均每年分別為1656及1574小時。 上述統計想是指藍領和白領階級,行政和專業人士工時更長。根據一個幫忙各公司物色主管人才的機構 (Management Recruiters International) 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在5000名受訪的管理階層人士中,82%休息時不忘工作 (如渡假時處理業務)。不少人在周末及假期上班,或利用手提電話和傳呼機遙控。不少人渡假時有罪疚感。他們覺得,如想出人頭地,就非加倍努力不可。至於是否做到自己身心力交瘁及犧牲家人,就一概不管。設若夫妻2人同時忙得天昏地暗,這個家可想而知家不成家了。 有人告訴我,矽谷全盛時期,電腦程式設計師每週工作120小時。人人都想:現在市況大好,就業市場縮緊──今日不爭,更待何時?誠然,收入高、住豪宅、分得豐厚的購股權,委實誘人。現在是拼殺時機,務求事業再創高峰,財富升值。但是,往往拼命為工作、為金錢作出最重大犧牲的人,結果卻不能享受工作成果。就像聖經中說:「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這不難理解,因一個人忙得暗無天日時,當然無閒享受人生和工作成果。 工作狂的代價有時大至無法彌補。醫學雜誌...

神不愛惜自己的獨生子

何天擇博士 // 聖經說:「神既然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羅馬書八章32) 人間最密切的關係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特別是與獨生子女的關係。今日社會離婚率高,夫妻脫離關係司空見慣;但父母與子女脫離關係卻極罕有。筆者見聞偏窄,在80年的歲月中,僅知一家富戶,兒子不務正業,偽造父親印章在外詐錢,不肯悔改,被父親登報聲明脫離父子關係。且他不是獨生子,家中尚有其他子女多人,否則也不致如此決裂。 神的本質或神性 (Godhead) 是三位一體和諧的團契,神 (聖父) 與耶穌 (聖子) 的關係以父與獨生子的關係來昭示我們。因為人間沒有另類更親密又更牢固的關係。聖子是聖父的獨生愛子:「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祂開了,祂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馬太福音三章16-17) 聖子得聖父完全信賴:「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神裡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裏去。」(約翰福音五章15) 「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給子……。」(約翰福音五章21) 聖子可以完全代表聖父:「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歌羅西書一章15)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翰福音一章18) 聖子與聖父是極親密的,主耶穌在分離時的祈禱說:「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約翰福音十七章21) 聖子在創造世界之前與聖父同享榮耀:「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為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翰福音十七章5) 聖子完全順服、敬愛聖父:「但要叫世人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約翰福音十四章31) 雖然聖父與聖子是如此的親密,如此的相愛,但為了救贖世人,聖父不得不捨棄聖子,讓他受惡人鞭打、戲弄、辱罵,最後被釘十字架受刑而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大聲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馬太福音二七章46) 雖然這「離棄」在人看來只有幾小時,但在聖父與聖子之間,因有無限的愛,豈不若千年之久嗎?!當時的祭司長與文士並長老說:「祂倚靠神,神若喜悅祂,現在可以救祂……。」(馬太福音廿七章43) 的確,那時主耶穌擔負了世人一切的罪過,神為了完成救贖之工,不能救祂,也不能喜悅祂。先知以賽亞在主...

我一生蒙主眷佑

楊嘉善 // 我家從祖父 (前清進士) 起,就由蘇州遷往北京作官。我們5個兄弟姊妹都在北京或天津出世。家父燕京大學畢業後,在海關工作了40年,為人清廉,直做到1954年方才退休。父母和我們5兄弟姊妹都是基督徒,正如聖經所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我們的下一代中有牧師、長老、宣教士;第3代也大部分是基督徒。現在我已有第4代的4個重孫子和孫女,上帝很恩待我們家。我的大姊音善從小多病,腦筋受傷,讀書不多;大哥薰善非常聰明,中、英、日文X在大學教英文和日文;二姊長我一歲,也是身子多病;小弟樂善小我5歲,是中國有名的地質專家,為中國建立了許多發電廠。 上帝另有帶領 由於日本轟炸,母親帶著我們幾個小孩逃難,搬了無數次家。我13歲進福音會的基督教中學就讀,14歲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自此一生體會上帝的帶領。 1946年我中學畢業,那是抗日勝利後第2年,因家父工作的海關由政府收回,他成為公務員,工資遠不如英國管理時代。所以父親只能先供我的大哥去上海讀大學,我則要暫時去銀行做學徒;但是,上帝另有旨意,我還沒到銀行工作,廣東省政府就計劃建立船隊,在廣州辦「海事專科學校」。因為全部公費,學費和膳食費全免,我就進了海專的航海系,從此一生的方向改變,成為14年討海的人,最後做到船長,又經營航運事業。 1949年5月我從海專畢業,那時上海已解放,回不了家,加上我要實習的「供義輪」停泊台灣高雄;可是沒有交通工具,我不能由廣州去台灣。正發愁時,神蹟出現了,我遇見多年不見的2舅查富準,他在空軍官校服務,為我安排乘坐空軍飛機,這樣我就去了台灣。當時海員的工資非常高,21歲的實習生每月有美金$100元,那時黃金只有美金$35元一盎司,因此我存了此錢,也開始按月匯錢回上海接濟父母。 當孝敬父母 我每月匯款到中國供養父母和岳母,總共大約44年,直到家父92歲離世。上帝給我這個能力,就像帶領約瑟先去埃及一樣。基督徒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六章2-3) 我是海員,航行各國,無法按時匯款,全憑內人請親友按時從香港匯回中國老家。我們很感謝廖師沅世叔和嬸嬸,他是我父親在汕頭海關的同事,常在香港為我們寄錢和寄食物回老家,否則我們無法從台灣或海外匯款回上海。 1976年4人幫時代,中美已有聯絡處,我們申請回國探親。離家時我21歲,回去時我49歲。因為...

移民──無有之樂

許帆 // 我生在中國,是新中國最幸福的一代。父輩們所經歷的許多苦難,我只從書上讀過,或在長輩們教訓的時候聽到一些。國家再困難的時候,我也不缺衣少吃;教育再缺乏的時候,我也有書唸。大學畢業後,事業愛情也很順利;即使人生之中,偶然有一些小風波,都是順利通過。也許太順利了,從來沒想過自己有甚麼問題,也沒崇拜過甚麼。只是在讀書時到了考試,感到緊張了,偶而會和同學說兩句「上帝保佑」,就覺得安心了。 被派香港 1997年初,公司派我到香港工作兼培訓。一到香港,公司安排了一位同事帶我熟悉環境和辦各種的手續。跟著她走了半天後,我就自慚形穢。她時時處處都為人著想。譬如說:她買東西能不要膠袋就不要,情願自己辛苦一路拿著,說是要支持環保。我頓時覺得自己從來只想著自己,最多也是為家人想想,真算自私和心胸狹隘。後來,我又認識了一些特別好的同事,行事為人和品格都令我十分欣賞。我這輩子還沒遇到過如此善良、無私、寬容、豁達,真誠和充滿愛心的人。他們好像對生活有一種從容的態度,總是樂觀的,很有盼望。我很奇怪,在中國,最重視的是思想教育了,樹立了無數的模範和榜樣,我卻沒碰到過甚麼真正的好人。可來到香港這個「人情淡薄」的資本主義地方,才碰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好人。為什麼呢?我也讀過很多學做人的書,想做一個怎樣怎樣的人,可本性難移,自己總無力改變什麼。時間長了,我還是原來的我。 不久,我知道了他們是基督徒,就明白了!我要求他們帶我去教堂。第一次去教堂,剛好是中華基督教會屬下11個教會聯合崇拜。11個教會的詩班一起讚美創天造地的上帝,場景浩大,我當場被一種神祕的感動震撼了,眼淚無法控制的流了下來。後來只要我在香港過週日,就有一種力量催我去教會。我丈夫知道了,也說我一去教會,人都溫柔了許多。我不明白為什麼。後來認識兩個在大陸出生的傳道人,跟我有類似背景,彼此成了朋友,就請教他們。他們回答:「是上帝的愛把妳抓住了。我們不知道自己缺欠甚麼和渴慕甚麼,唯有耶穌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顯明了。我們信主耶穌,就與耶穌聯合,渴望過聖潔的生活。」 3個月後,我接受了主耶穌。 移民澳洲 信耶穌後一個月,公司給我新的任命,要我提前回廣州。走前,譚姑娘 (教會的傳道人) 送我一堆書籍,栽培我,還教我唱一首歌,叫「野地的花」那張唱片,觸動我想起耶穌基督。 前年中,我面臨全家移民的抉擇,心裡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