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8的文章

帶孩子去教會

劉曉紅 / 在我剛到美國,接觸到教會的姊妹們時,許多姊妹不只一次誠心誠意地對我講:「把孩子交給主,妳看我們的孩子在教會裡成長得多好。」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總有一個反抗的聲音:「你們說的也太神呼其神了吧?我的孩子當然是我最愛的了,即使你們的主能把她管教好,萬一有個不留神的時候,把我的孩子疏忽了怎麼辦?而且那麼多沒信主的孩子也有很好的。」那時我的女兒不到9歲。 我承認,在教會裡成長的孩子是很好,但是讓我把自己的孩子完全地交給主,心裡既不情願,也不放心,而且我對如何培養孩子也很動腦筋。自女兒出生,我就開始計劃,按著書本所寫的,從語言能力、運動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發展等方面,觀察她的發育情況,盡量超前進行一些開發。女兒5歲半就提前上小學,而且一直是各方面能力都挺強的好學生。 不過說實話,也真感覺像是在和孩子鬥智。記得小時候,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人家要玩她的玩具,她不給,我就對她講:「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吧!」她似乎懂了。下次她想玩人家的玩具時,就先對我講:「媽媽,有玩具大家一起玩。」然後就理直氣壯地去拿人家的玩具,人家不給就不行。我為了避免矛盾,就又對她講:「自己玩自己的玩具吧!」她聽了我的話,下次小朋友再想玩她的玩具,她非但不給,而且嘴裡還振振有詞地喊著:「自己的玩具自己玩!」我真想不到,這麼小的孩子她會把你的話反過來用,為她的行為服務。 到了上小學時,我買了幾本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有一天我要求她整理她的玩具、房間時,她2話沒說,就找來我的書,翻到一頁,指給我看「媽媽,妳看,這裡寫著不要過份要求孩子整理房間,會壓抑孩子的創造力。」當時還真讓我啞口無言;但我不能就這樣輸給孩子,鎮靜了一下就說:「妳看,這書上講的是過分要求。媽媽要求的不過分。」孩子終歸辯不過大人,不吭聲了,但並不是心悅誠服。 孩子是一個有頭腦、有自由意志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眼界的開闊,外界環境的變化,以及充滿的各樣誘惑,想讓孩子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身心都健康地發展並非容易的事。特別是我們到美國時間不長,對美國文化、歷史背景的了解遠遠不夠;而孩子又生活在美國孩子之中,所以如何教育她既能融入美國的社會生活,又能抵擋各種不良誘惑,實在有點超出我們的能力。因為孩子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我們的視線之外,她內心深處的東西更無從知道。而且父母的話不是很有能力的,特別是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她會覺得父母的觀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