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6的文章

現代法利賽人

王其昌 耶穌所講的比喻中,「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並不容易領悟。(路加福音十八章9-14) 「法利賽人」和「稅吏」在耶穌時代給人的印象,跟我們今日讀聖經時極不一樣。如果我們明白當時的社會背景,「稅吏」實在是等同賣國賊──他們從羅馬人手中投票,取得這職位,利用自己的職權搜括民脂民膏,無所不用其極。相反的,法利賽人無論在公開場合或個人的生活都十分嚴謹。而且因為對律法的認識,受到猶太人普遍的尊敬。 耶穌為甚麼要將這兩種人作對比?而且比喻的含意又跟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有那麼大的衝突? 我們要留意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對象,是「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9節)。然後祂述說這兩個人到殿裡去禱告的情形:法利賽人的禱告是「自言自語」,向神數算自己的義行: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那個稅吏罪惡滔滔。 另一方面,稅吏站在聖殿的外院 (他根本不被允許進入聖殿),他俯首捶胸,因為自知絕望,無可救藥。他求神「開恩可憐我這罪人」,原來這句話的意思是求神可憐他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親愛的讀者,我們是他們倆當中的哪一個呢?或者你會說:「我沒這個稅吏那麼壞,我不至於 (也沒機會) 仗勢凌人、搜括不義之財!」但試想想:我們心中的貪慾、惡念比這個稅吏少嗎?不見得。有人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是一個又大又臭的垃圾桶,不過有學養的人懂得把蓋子蓋上,那些販夫走卒則不懂得矯飾掩蓋。 弟兄姊妹,多少時候我們在教會中,碰到一些「出身不如我們」、「教養不如我們」的肢體,也會像法利賽人般喃喃自語:「這個弟兄靈命膚淺、勢力拜金…那個姐妹胸無點墨、喋喋不休…神啊,幸虧我不像他們,我信主的年日不淺,對聖經有一定認識…我在教會積極事奉,十分一奉獻之外,還作…。」這豈不像一個現代版的「法利賽人的禱告」嗎? 不信耶穌的讀者也不例外哩!對,你不禱告,但你豈不也曾「自言自語」說:「我不像那些基督徒們那麼迷信。」或:「基督徒沒甚麼嘛。我看基督徒還不如我呢!」「基督教是弱者的手杖,我不像他們軟弱。」 原來,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自我膨脹的法利賽人!我們真需要叫:「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無可救藥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