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爸爸,天上爸爸
【作者是錢志群太太_現為美國堪薩斯州一大學教授】// 默默的愛 我出生在中國大別山區一個窮得可憐的山村。父母本不是這裡的人,兩人都是學醫後被分配來的,聽媽媽說,我出生時,因為是女兒,爸爸輕輕歎了一口氣。如今的中國人仍重男輕女,更不用說那貧窮落後年代。後來,我又相繼有了一個妹妹和弟弟。自我懂事,我總感到3個孩子中爸爸最喜歡的還是我,因我最聽話,凡事請示爸爸。儘管他從未說過愛我,但他的愛總是默默發自心裡,就像炎炎夏日裡,徐徐吹來看不見的清涼山風。夏天乘涼,爸爸不停地用扇子為我們趕蚊子;冬天深夜也是爸爸常為我們整理踢開的被子。為了讓我和弟弟能到縣城上學,爸爸爭取到縣城醫院進修的機會。那段時間,他總是值班,晚上9點鐘左右,我們在宿舍裡就能等到敲窗子的聲音。打開門,就能從爸爸手中接過一個饃和一碗熱菜湯。我們再瞌睡,都要等那吃的,吃完便高高興興地上床。後來才知道,爸爸是為了我們那些吃的,才去值班。我們從來也沒想到他會空著肚子去熬夜。那時,我和弟弟很想有一個小收音機,可以在傍晚收聽評書故事「岳飛傳」,不用站在人家門口聽。我們向爸爸要過收音機,看爸爸沒吱聲,就不敢再提了。因為十幾塊錢差不多是他半個月的工資。沒想到有一天,爸爸卻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嶄新的小收音機,讓我們喜出望外。長大才知道,這是他賣血換來的。 最難忘的是我大學畢業那年,分配政策基本上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我不想回到除了山甚麼都沒有的老家工作。酷熱的夏天,爸爸接連跑了幾趟大學,放下耿直的個性,把家中僅有的一點值錢東西當禮物送,說好話,求老師,求領導。後來我終於如願留在市裡當中學老師,而爸爸卻病倒了。平日爸爸只是埋首作事,很少說話。他總希望我們能好好讀書,將來能有出息。因為爸媽對我的期望,我自小就很勤奮,是我校當屆高中畢業生中唯一上大學的人。大學畢業兩年後又考上華東師大哲學系研究生,後又成了大學政治課教師。26歲時被評上全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7歲時被破格升為副教授,次年被美國一所大學邀請,作了訪問學者。每一點進步都讓媽媽喜上眉梢,爸爸卻很少誇我。只是每趟回家,爸爸就會以長輩的口吻和領導作報告的方式正式對我說話:「我對妳講3點 (或4點) 要求」,聽他一點一點講對我下一步的希望,間中有一點對我的誇獎,就會讓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逃避信仰 我丈夫在省政府工作,加班、出差,很難照顧女兒。來美國前,我把3歲的女兒送到爸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