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信耶穌?
陳茂昇弟兄是澳洲大學講師,現居雪梨。從小跟著母親拜家裡擺了不少的偶像,當他對相信耶穌而掙扎時,親自經歷上帝的信實,才明白到自己以前拒絕相信是多麼愚蠢的見證。 已故影星喬宏先生在雪梨主持一個佈道會,一開始就問:「在座有誰不信耶穌?」接著問:「你為什麼不信耶穌?」我想這兩個問題很有意思。以前我對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我 (不信耶穌)。」但對第二個問題,卻只能說:「不知道。」因為我根本沒有認真思想過這個問題。 現在回想起當初不信耶穌的原因,就得從我的家庭背景說起。我祖籍潮陽,生於香港。父母都是潮州人,在五十年代初中國解放後移居香港。父親是海員,終年漂洋過海,為口奔馳。養育五個子女的重擔就落在我目不識丁的母親肩上。雖然母親是一般人眼中的「文盲」,但我很尊敬她,因為不是她選擇不接受教育,而是她根本沒選擇的機會。生活艱難之處,可想而知。 俗語有云:「行船跑馬三分險」。為求父親遠航平安,母親就寄望天后娘娘庇佑。除了天后之外,家中還充塞不少偶像、神主牌,如灶君、土地神、佛祖、財神等,數目不少,終日「香火鼎盛」。我家住在黃大仙區。每逢初一、十五,母親必到祠中參拜。遇著大節日,人太擠擁時,就在窗前「遙祭」。黃大仙的「聖水」,我自幼喝了不少。遇著「犯太歲」的年頭,書包中長年放著「平安符」。母親還深信我升中試、會考、大學入學試能一一順利過關,都是靠這些「聖水」和符咒所賜!二哥是家中最「反叛」的,從來滴(聖)水不肯沾唇,氣得母親暴跳如雷之餘,還不斷為他求黃大仙「恕罪」。我想著不讓母親招怒,「聖水」飲了又何妨,給同學取笑書包中的「平安符」又有何相干。這是愚孝嗎?現在回想起來,「愚」肯定是「愚」,算不算是「孝」就真不知道了。年幼時,間中亦有陪母親去拜「黃大仙」,足跡還遍及慈雲山的觀音廟、九龍城的侯王廟。 小學時在孔教學校就讀。長週的星期六有「經訓」堂,唸的是四書五輕的「經」。中學在官立學校就讀,認識了一些基督徒同學。在「盛情難卻」下。偶爾出席一些佈道會。聖經中「撒種的比喻」和「浪子的比喻」(參:馬太福音十三章1-23;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 等聽過不只一次;可總沒有共鳴。最反感的是傳道人說 (我們) 是罪人。我想,我又不作奸犯科,不偷訛拐騙,為什麼老是說我有罪?暗地裡還自誇思想行為比很多基督徒還要好,並譏嘲那些熱心傳教的同學為「神婆」、「神佬」,時常「講耶穌」。「講耶穌」更成了我挖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