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3的文章

不再有黑暗---癌病中之奇妙經歷

林張惠琼 // 我一向注意運動和食物保健,不抽煙,不喝酒,為人樂觀,家族中沒人得癌病,做夢也沒想到會與癌症扯上關係。 "從震驚到平安喜樂" 2004年6月初的一個早上,偶爾摸到腿上有一顆小粒。往見家庭醫生,他說不相干,我就不以為意。接著子宮有少許不尋常出血,於是開始了一連串婦科檢查。最害怕的事終於被證實了,9月中,醫生驗出我腫脹的淋巴有癌細胞。更糟糕的是,癌細胞是轉移的,原發地不知道。醫生說情況非常嚴重。 這真如晴天霹靂。我和丈夫志強晚上輾轉無眠。多麼希望只是誤診啊! 再去看另一位醫生的結果,叫我們更失望,因為癌症被證實。我和志強十分難過,走過海灘漫步,相擁而哭。心裡卻知道只有倚靠上帝。於是我們握著對方的手,懇切禱告,並讀聖經。我們讀到:「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的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章6-7) 上帝就在我們心中動工,賜下出人意外的寧靜。 我們想,應當把消息告訴一對兒女。於是約他們出外晚餐。女兒琪琪猜到九分,來到也不肯坐下。她不願親耳聽到我的惡耗。這頓飯是吃不成了,於是四人回家。志強建議跪下禱告。我們一同跪下,流淚求上帝醫治。上帝的平安再次臨到,我們惶恐不安的情緒轉趨寧靜。其後彼此擁抱鼓勵,立志繼續信靠天父上帝。 黑洞似的日子,上帝是我的亮光 醫生說,我身上的癌細胞正繼續擴散,失去控制,但因不知來源,無法治療。他這一番話教我夜半醒來,身體發冷,感覺體內有古怪聲音時就聯想著:莫非體內的癌細胞正向上衝?是否我的生命已走至盡頭?「死的驚惶臨到我身」(詩篇五十五篇4),我彷彿走進了一個黑洞,看不見出口。金錢、學問、地位……所有人視為重要的東西都救不了我。只有上帝,「祂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一一九篇105) 這時讀聖經,感受特別深刻。「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馬太福音六章27) 是的,生命不在我的掌握中,憂也無用。於是心中釋然再讀到「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 我決定將重擔交託上帝。讀到:「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馬書十四章8節) 我就想,既然不論生死都是主的人,那讓主耶穌負責好了。我何必憂慮?這樣心中的重...

金錢、愛情、理想

游宏湘姊妹 誰不渴望有價值的一生?當一個人尋求建立自我價值時,他不外乎從三方面著手:一、金錢物質;二、人際感情;三、大我理想。 一、金錢物質 我們為了物質生活,願意拼命讀書,加班熬夜,不怕艱苦,只為了更光明的前途。可是有些人把錢看得太重,認為只有「錢」才是唯一實際的東西。他們想的是錢,講的是錢。大千世界雖然五彩繽紛,他們看見的只是綠色鈔票。他們總想再多賺一點,永遠緊張,他們的血壓隨著股市的升跌起落。 聖經承認,人確實有物質需要。只是聖經從一個全面的角度來看物質的世界: 1、路加福音十二章22-23節中,記載了耶穌的話:「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野地的百合花、天空的飛鳥,上帝尚且看顧,祂更會照顧我們。 2、耶穌親口應許我們:「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章33) 即使我們先追求物質,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可是我們如果先追求屬靈的事,上帝便會把物質的需要,也一併賜給我們。 二、人際感情 人都需要有伴,希望遇見一個真心相愛的人。我們渴望有人無條件地愛我們。可是,那些最看重感情的人,往往最容易在人際關係上失敗。為甚麼呢?因為他們最容易犯以下的毛病: 1、佔有慾太強:不容許對方有獨立的空間,企圖控制對方的生活。 2、太霸道:要對方唯命是從,向對方提出種種要求,以為這就是愛。 3、倚賴對方滿足自己。 4、利用對方和對方的弱點。 5、對對方有過高期望:如要求對方改變,要求對方 (特別是子女) 完成自己達不到的理想。 總括來說,一個人所以會在人際關係上失敗,是因為過於自我中心。他不能完全接受他人,總是希望對方變得像自己的期望。 一個人不能完全接受別人,是因為不曾體驗過一種無條件的愛。朋友,你和人相處有困難嗎?你是否總想改變別人?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愛我們是無條件的。祂在你我還有缺陷時,就已經愛了我們。因祂無條件的接納你我,我也可以接納自己。因我接納自己,我也可接納別人。上帝無條件的愛,是我們與人相處的基石。 三、大我理想 第三種人為著「大我」的理想而獻上一生。這些人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他們活著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個崇高的理想,或為國家,或為科學,或為藝術,或者為了拯救大鯨魚。但歷史告訴我們,「偉大的理想」不一定有益人類,共產主義就是很好的例子。許多獻身理想的人,最終免不了失望。為甚麼呢?因為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