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3的文章

公平與恩典

張宇理博士 不平則鳴 「不公平!」這話小孩子也懂得說。「老天不公平!」 「社會不公平!」 這些話就是眼光最短、心胸最狹的人也能說: 「你不仁我不義。」扯平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韓愈說: 不平則鳴。人天生會喊不平,這是本能,不需有什麼偉大理想和過人智慧,因為連最沒有修養的小孩與市井無賴也不缺少不公平感。但要領略恩典的意義呢,可不容易了。過去 一直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幾個比喻,讀後揮不去的倒是滿心的不平。舉兩個例子......一是葡萄園的故事。耶穌說: 天國好像葡萄園主,清早出去雇工人。他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上午九時,他再出去,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便再雇來一幫。後來他再分別於中午、下午三時和下午五時再雇用三幫無業閒人。到晚上發薪時,最叫人困惑不解的是,他居然同樣各發一錢銀子。那先來的當然抱怨,說: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後來的只做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麼?」 家主回答: 「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 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麼?」(馬太福音廿章1-15) 第二個是浪子的故事: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要分家產,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拿到錢後,即遠遊放蕩,揮霍無度,直到身無分文,替人放豬,才懊悔想家,決定回去。他父親見兒子歸來,老遠跑去迎接擁抱,給他美衣、戒指,叫僕人宰肥牛犢慶祝。大兒子從田裡回來,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得知父親為浪子弟弟洗塵歡慶,不禁生氣,對父親說:「我服侍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參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 之後講解聖經的人往往數說大兒子怎麼怎麼不是,這太不公平了。 真不明白耶穌為什麼老拿這些不公平的事作比喻。 天國是恩典 直到最近心竅稍開,才明白耶穌所說的「天國好像家主……」其實即「天國是恩典」。原來有時我們心裡的不平感,不過是一些粗糙、未經深思的直覺──對,這不公平,但上帝還這麼做,那是恩典。因為恩典超越公平。怎麼說呢? 我認得一個人,在某機關做事約兩三年。不幸患上癌症,身子漸漸衰弱。他斷斷續續工作,由全工轉為半工,最後不能上班,為時至少兩年。在這期間,他的醫藥保險怎麼樣?住在美國的人都曉得,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