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3的文章

中東文明衝突與聖經預言

梁斐生博士 冷戰結束後,蘇聯瓦解,東歐巨變,社會陣營解體,似乎資本主義將席捲全球。當時,日裔美國政治經濟學家福山 (Fukuyama) 樂觀地說,人人平等,人人相同的自由民主制度最滿足人心靈和理性的渴求,這將是歷史的終結,因為再沒有其他意識形態和主義能與民主制度抗衡。(參福山著《歷史的終結》) 可政治學家亨廷頓 (Samuel P. Huntington) 卻不那麼樂觀,他認為沒有甚麼普世文明。所謂「普世性文明」不過是「普世權力」的產物。冷戰結束後,世界衝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和主義之爭;而是不同文明之間的爭鬥;所以每種文明都必須學會與其他文明共處 (參亨廷頓著《文明衝突論》1993, 1996)。他的著作出版後五年,美國「911」事件發生,正好提供了伊斯蘭文明以暴力挑戰西方文明的證據。 新帝國主義論 「911」後,2002年3月,《華盛頓郵報》評論員馬哈比 (Mallaby) 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不得不帝國主義」一文,提出新時代已來臨。面對全球混亂,尤其國際恐怖主義和國際犯罪日益增長的威脅,美國現行的介入 (如援助、監督選舉等) 都不能奏效;因此美國應以其強大的優勢起來擔任領導的角色,維護世界秩序,消除「失敗國家」的動蕩和混亂,履行單邊主義「新帝國主義政策」。不幸的是,這種自大狂的政見竟全面體現於布希總統的國策上。當時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在「反恐怖戰爭與美國對外政策」中提出:「蘇聯解體後,世界秩序一直處於搖擺的過渡期。『911』事件及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標誌著『世界秩序的過渡可能已經結束』,此時局勢就像二戰結束時,美國發揮領導作用,吸納德、日加入民主陣營。當時新的世界秩序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危險與機遇。美國『現作為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應充分把握時機,採取決定性行動,謀劃新的國際秩序。」她認為「『911』之後的形式表明,大國之間雖然有分岐,但共同利益大於分岐。大國之間不能對抗……應當維護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基礎上的秩序。為此,美國必須鏟除極端勢力和邪惡政權。在這場文明與恐怖的鬥爭中,各國必須決定站在哪一邊。」 對2020年的預測 「911」那時,筆者 (梁斐生博士) 仍在加拿大國防部任職,主持國防太空、反飛彈防禦與研發工作。早在2000年11月,我收到美國國家偵察局 (US 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NRO) 送來的...

月亮的啟示

何國偉弟兄 中秋節晚上,月亮高高掛在漆黑的夜空,引發古今中外多少詩人墨客的遐想;又有多少寂寞痛苦的心靈,將希望遙寄在月亮之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歷久不衰,似乎在人心裡總有些美夢,要在遙不可及的地方才能實現。時光倒流,回想青年時代愛唱的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那時,鄧麗君甜美的歌聲曾為我孤獨的心帶來滋潤;現在,想起了這首歌,卻不禁打個寒顫,因為月亮在一年之中僅有十二天是圓的,其餘的日子都殘缺不全。人的心情也像月亮那樣,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只可惜三十天中只有一天是圓的。怪不得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人生好像苦海,風浪莫測,真教船上的人們心神不定,驚慌失措。 聖經上有一段記載,有一次主耶穌和門徒渡海,天忽然起了風浪,船被波浪掩蓋,門徒大驚求救,喚醒了睡著的耶穌。耶穌起來,責備他們小信,然後立刻用祂的大能平息風浪 (參馬太福音八章23-27) 。基督徒的人生不也是一樣嗎?我們會遇到非人能力可控制的風浪。主耶穌好像睡著了,祂讓門徒自己經歷風浪;但是,祂沒有離去。在世上我們雖有苦難,但在主裡面我們有平安,因祂已勝過世界 (參約翰福音十六章33) 上帝旨意是讓祂的兒女與世人同經歷苦難,好見證信心的能力。我想,假如門徒不喚醒耶穌,結果將如何呢?應該是沒多大分別吧!主耶穌不會同們徒掩死在水裡。祂是宇宙的主宰,祂願意看到我們的信心成長到能在患難中歌唱的地步;當然,主還是憐憫我們這些軟弱的人。其實月亮每天都是圓的;月殘月缺,只是因我們被觀點和地理位置所局限而已。上帝的創造本來完美無缺。感謝主耶穌基督!祂給我第二次機會。祂救贖我們。現今我們只要信靠祂,生命便能趨於完美。

災難變祝福

美式足球員百德弟兄 (Dennis Byrd) 的感恩與讚美的見證故事 「如果你要離去,我不怪妳。」百德終於鼓起勇氣對妻子說。 如果他還健康,他決不會說這樣的話。 可是現在,他已今非昔比。他已由一個高大威武的美式足球員,變成了一座笨重的肉山,終日躺在床上,連如廁也得受人服侍。 他也不知當時怎麼搞的,只記得戰況極為激烈,球員們你攻我守,亂作一團,這是常有的事,不幸的是,這次他被推倒後,痛得好像被人砍為兩截,動彈不得。然後失去了知覺。當他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醫生說,是頸骨折斷了,可能下半輩子都得躺著。 啊,癱瘓了!他這麼年輕就癱瘓了!以後的日子怎麼過?難道一輩子就躺在床上做植物人?連累別人也得服侍他一輩子,一直到死嗎?這樣子活下去,有甚麼意思?哦!天父!天父啊!他的淚水滾滾流下。想起天父,就自然想起主耶穌的話:「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癱瘓是災,決不是甚麼「好東西」,他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也許導致發生這事的過程太複雜,不是他所能了解的。他也不明白為何天父會容許這事發生。他不明白的事多著呢! 但有一事他是知道的,就是天父是慈愛的──如果他信耶穌的話:「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祂。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七章9-11;十章29,30) 他相信耶穌,信祂的話。他信天父是慈愛的,於是心中洶湧的波濤漸漸的平息下來。既然天父愛他,看顧他,他還怕什麼呢? 問題是,事情已經到如此田地,天父還能賜什麼好東西給他呢?他想發掘其中奧秘。每每遇到不幸時,大家都問:「為什麼是我?」就好像不幸的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才是理所當然的。百德不這麼想。他說:「還好,癱瘓的是我,不是別人。倘若這事非發生不可,就讓它發生在我身上吧。因為天父與我同在,我不是一人獨自忍受苦難。若這樣的不幸,發生在別的親友身上,他們必受不了。特別是我的隊友,他們多半還未信耶穌,遇到難處心中沒個倚靠。要他們癱瘓在床上,不如死了倒好。雖然他們當中也有幾個基督徒,但不知信心如何?遇到這樣的情形受得了受不了?」他在床上默默禱告,一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