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1的文章

我的改變

樊春良弟兄的見證 我來自北京,從小熱愛讀書,接觸《聖經》比較早,但是我並不理解,也讀得不多,我把《聖經》當作古老智慧的結晶,把耶穌當作一個偉大的教師,第一次接觸基督徒是一九九八年在北京的一家民營書店中。當時我被店中擺放關於耶穌教導的刊物吸引住,店裡一個小姑娘(後來得知是從浙江農村來打工的)熱心地走到我面前,向我講解字句含意。那是我第一次記住了「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 這句話。她告訴我,她是信耶穌的人,熱心向我傳福音,並送我一本非常好的《聖經》,可是我那時並沒有信。 一九九九年的夏天,在北京大學附近的萬聖書園,我遇到幾位台灣來的朋友(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基督徒) ,在書店裡我們熱烈地討論一些宗教和哲學問題。臨走前,他們邀請我參加北大的宗教研討班,這是民間組織為海峽兩岸熱心宗教的人士舉辦的暑假和寒假研討班。我參加了晚上的《聖經》課程,教師是來自美國的教授,講解的是「創世記」和「羅馬書」。在上課時,我不斷地提一些疑難問題,帶著不解,也有幾分責難。慢慢地,我就更加理解了一些《聖經》的道理,變成了一個慕道友,和椻鄢弟兄成了好朋友,課下交流許多。那時我心情不太好,鄢弟兄並沒有細問我的經歷,只是告訴我一些信仰上的事情。他說當你有了難處和願望,你可以向上帝作禱告,不論是什麼時候想起你都可以向上帝禱告。有一晚下課後,我們邊走邊談,到了他住的旅館,他對我說:「到我們那裡去吧,我們為你做一個禱告。」我有些好奇地到了他們的房間。同住的是台灣來的鄭牧師。我們一起唸了一段經文,然後互相緊緊握住手,由鄭牧師為我做一個禱告。剎那間,我深深感受到世間存在著一種嶄新的愛,這種愛超越了人間的一切已有的關係(親戚朋友同事等) ! 那種美妙美好的感覺是語言無法描述的。我相信這是聖靈降臨在我們中間! 不久,一天下課之後,王教授請我到他房間,給我講了幾段經文,突然問我:你願意接受耶穌做你的救主嗎? 我幾乎毫不懷疑地說:願意! 他馬上改口稱我為:樊弟兄。就這樣,在聖靈的感動和弟兄姐妹的引領下,我接受和相信了我主耶穌。 但是,在靈命成長的道路上,並不是平坦順利的。我雖然接受和相信了耶穌,可是並沒有學會信靠主。我每星期去教堂,大多是梳理一星期來雜亂的心情,而不是全心全意崇拜主。我也不會禱告,禱告得很少,更多的是表達一己願望,而不是開放自己,求上帝的國、上帝的義降臨;在許多事情上,我...

失去愛兒波波的日子

張麗兒姐妹的見證 我與先生育有二子,移民美國後,丈夫很快找到工作,收入不錯,買了房子,生活理想。我是有計劃的人,自覺一切都在掌握中。 愛子遽逝 二OOO年夏天,次子波波卻因意外離世,教我痛不欲生。波波才十三歲,活潑開朗,善解人意,既體貼母親,又為我家增添歡笑。現在竟 一去不回,教我如何是好?我的一生從沒受過如此重大打擊。過去縱有不如意事、疾病或與人之間偶有磨擦,很快便能化解。但波波一去不回,這是我無法挽回,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多麼無奈,多麼痛苦!我每日都想念他。可是他不再回來! 波波的小學老師──伍老師,來電慰問,順便詢問喪禮採用什麼儀式?我想:波波在藝人佈道會中信了耶穌,就採用基督教儀式好了──雖然我們家中沒一個是基督徒,但牧師和朋友都願意幫忙,我們就決定替波波舉行基督教的安息禮拜。會中,牧師有一句話觸動了我的心,他說:「生有時,死有時;裁種有時,拔出所裁種的也有時。」(傳道書三章2) 之後,我不停思索,人生是否真有定時呢?然而,我想不出答案,因為沒看過聖經。 有一天,長子看完電影,告訴我那部片子中提到那節經文。我便去看那部電影,看畢仍沒答案。於是拿起伍老師送的聖經,隨手一翻,那節經文竟然就在眼前!我不由得心中一顫。我對聖經一無所知,怎麼一翻就找到這經節呢?我想這不是湊巧,是上帝幫助了我! 雖然我沒有因此明白當中的意思,但心裏又好像豁然開朗、踏實起來,彷彿得了安慰。從前我把錢看得很要緊,以為有錢可以做很多事;現在我明白,生命才是最要緊,失去生命,有錢也無用。 小時候念過天主教學校,但聽不進道理,不認識耶穌。以為信耶穌跟拜拜沒有兩樣,不過是信宗教而已。我選擇拜拜,也許是受到電視傳媒影響。我在家中曾供奉觀音和關帝,以為多人拜的準錯不了。後來見人拜什麼,我也拜什麼,從不研究。 那天之後,我每天讀一點聖經。發覺聖經當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還有上帝給人的應許。上帝派獨生愛子降世,取名叫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使信靠祂的人都能稱義,與上帝和好,承受永生。「信就是所信之事的實底,是未信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十一章1 ) 人不能看見上帝,卻可憑信心接受並認識上帝。萬物都有定時,這一切事情的發生,有永生。我越看越明白;越看越渴慕認識真理和主耶穌基督。之前我以為我讀不懂聖經,現在知道,聖經與人生原來那麼息息相關。主耶穌的話句句智能過人...

憶父親

林蓬蓬姊妹為父親做見證 家父林國球是清朝人,生於1908年。十七歲赴印尼經商,當時中國戰爭頻仍,國勢積弱,父親羈身國外,耳濡目染外洋文化,深感國家存亡匹夫有責,愛國之心油然而生,乃棄商回國從軍報國,經歷對日抗戰及國共戰爭,後攜母遷往台灣。父親一生剛毅秉直,平日待人處世也不離軍人本色,交友信守承諾,曾救過七條人命,他還說將來他不能進天堂,誰還能進天堂? 時光荏苒,媽媽帶著六個兒女信耶穌,但父親依然堅持他是一家之主。我們都說要爸爸認耶穌為主是極難的事。他不但不信,也不喜歡我們小孩去教會。記得小時,我和妹妹都是趁他不注意時偷偷跑去巷子轉角口的禮拜堂做禮拜。後來我們參加了禮拜六晚上的青年團契,也常在聚會一半時被他叫回家。當時小小心靈只覺得爸爸的做法弄得我們好尷尬,也羨慕其他孩子沒有像我們這樣的爸爸。 時光飛逝,父親已是兒孫滿堂,可惜身體大不如前,進出台北榮總醫院也越來越頻繁。前前後後不知有多少人來向父親傳福音,可他總不肯信。 三年多前,醫生檢查出父親得了肝癌。他一生抽煙、喝酒,所以當醫生告訴我們這惡訊時,並沒使我們大吃驚;但醫生認為父親已九十歲了,不宜開刀動手術,就順其自然吧!我們怕父親無法面對自己得肝癌的事實,也就沒讓他知道,所以當他肚子痛時,就吃止痛藥。小妹時常按手在他痛的肚上禱告,求上帝醫治,並減少他的疼痛。起先他不要,後來發現禱告後,不久就真不痛了,因此以後每次肚痛時,都樂意小妹為他禱告。 有次小妹問他要不要信耶穌,他回答說:「我這麼弱的身體,怎麼去信耶穌呢?」原來他以為信耶穌就一定要每個禮拜去教會,他擔心自己無法出門的身子,怎麼承受得了這樣跑。 千禧年底,父親九十三歲生日的蠟燭吹過後,身體更見衰退;但他依然沒有信耶穌的跡象。至二OO一年初,他的身體大大衰退。六月開始,因喉嚨長癤而不能說話,只好以寫字代言;七月已不能行動和自理。在這情況下,小妹每晚親自為父親洗澡,她把爸爸抱到浴室,慢慢為他清洗,同時溫柔地不停說:「爸爸不要怕,耶穌愛你,耶穌會醫治你。」等話安慰他。之後,又抱他回房間,安頓他上床,就開始拍著他唱詩歌及禱告,就像哄嬰孩般把他照顧得非常舒服與安心,同時在床頭裝上電鈴好讓他在緊急時可按鈴叫他們。上帝改變了妹妹,以往因為爸爸脾氣暴躁,小妹也不溫柔,聲音又大,過去他倆常有火暴場面發生;但自小妹以溫柔的孝心去照顧爸爸後,爸剛硬不認主的心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