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09的文章

撒種有收割的一天

黃雪愛姊妹分享她信耶穌的見證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我自小沒有這智慧,即使看見大自然四時交替的景象,也沒聯想到有造物主。直至讀護士學課程時,認識好友阿儀,她是基督徒,邀請我去教會。記得她說:「妳是我的好朋友,希望妳能與我一樣──生命裡有上帝。」但是,我當時有一個觀念:信仰只是教人為善,只要我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信與不信並不重要。福音的種子猶如撒在路旁,錯誤的觀念使我對福音無動於衷。 一九八七年,我帶著一顆憧憬的心移民澳洲,異鄉的生活,語言上的溝通及工作環境的適應,帶給我不少的壓力。所謂出外靠朋友,尤其身處異鄉,朋友的關懷和支持顯得格外可貴。可惜,在護士宿舍認識的一些新朋友,是因環境因素聚在一起,友誼沒有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上,很容易因某些原因,如:工作上的意見不同、利害衝突,大家就變得疏離。有人表面友好,背後卻攻擊你。經過不愉快的經歷,我對待初識的人,皆抱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態度,覺得人與人之間保持相當距離,衝突便會少些,傷害也少些。隨著時光消逝,我的性情變得日漸冷淡。 好友阿儀察覺我變了,在一次電話中,坦誠勸我,說我在香港時可愛多了。自此以後,她更關心我,繼續鼓勵我去教會,借屬靈書籍及錄音帶給我。兩年後,阿儀回香港,我繼續去教會一段時間。可是福音的種子始終沒有發芽。我想我的心太硬了,看來得救無望,於是就藉口忙,不去教會。後來搬了家,在一次舊同學聚會中,竟發覺她們都是基督徒,且就在我家附近的教會聚會。一個星期日的清晨,當我望著後院的一草一木,抬頭看著藍天沉思,怔怔出神時,奇妙地有一個意念在心中湧現:「妳為何不重返教會?」是誰在說話?是誰在呼喚我?心中掙扎了一段時間,看看時間,正好趕得上教會禮拜時間;於是匆匆換上衣服出門。從那天起,我開始重返教會。在我信仰歷程上,曾有信心軟弱及懷疑的日子。當我參加團契、福音性研經班及初信栽培班後,這些都幫助我明白基督徒的新生活和新生命。 二OO一年二月廿四日梁燕城博士的佈道會──「生命是一首詩,從苦澀到甜美」中,我受聖靈感動決志信耶穌。最初,我是被佈道會的主題吸引。這十年來,我在異鄉營營役役地生活,護士生涯讓我看到的盡是生、老、病、死。自我保護形成人際關係的一堵牆,我彷彿困於圍城,感到生活是一潭死水,毫無生趣。以前常常帶著笑容的一張臉,漸漸變為愁眉深鎖,悶悶不樂。生命看來是一首哀歌,怎會是一首詩那樣美?在佈道會中,得知有上帝引領的...